一、課程總結
這門課並不是單純教你如何「拍得漂亮」,而是帶領你建立攝影師必須具備的 四種核心思維:
-
觀看的敏銳 —— 學會用鏡頭覺察世界,看到日常中被忽略的關係。
-
選擇與取捨 —— 理解攝影不是複製,而是透過取景決定「什麼值得留下」。
-
影像與真實的辯證 —— 認清照片既能展現真實,也能建構新的現實。
-
倫理與責任 —— 意識到影像對他人與社會的影響,並承擔其後果。
換句話說,攝影師的思維是一種「哲學修練」:
它連結了感知、價值、創造與責任。
二、課程作業(分段練習)
為了內化這些思維,每位學員需完成以下練習:
-
觀看練習:
-
每天花 10 分鐘觀察一個熟悉的空間,記錄三個平常不會注意的細節,並以照片呈現。
-
-
選擇練習:
-
在同一個場景中,拍攝至少五張不同的取景方式,並寫下為什麼選擇這個構圖。
-
-
真實辯證練習:
-
拍攝一張「如實紀錄」的照片,再拍攝一張「經過刻意營造」的照片,並比較觀者的感受。
-
-
責任反思練習:
-
選擇一張自己拍攝的人像,寫下公開這張照片可能對被攝者與社會造成的正面與負面影響。
-
三、最終專案目標
在課程的最後,每位學員需要完成一個 攝影哲學專案:
-
主題:以「我眼中的真實」為核心。
-
內容:繳交 5–8 張照片組合,並附上書面說明(500–800 字),說明:
-
你在拍攝時如何觀看與選擇?
-
哪些地方是紀錄,哪些地方是再造?
-
你如何看待這些影像在倫理與責任上的意義?
-
這份專案不只是一組照片,而是展現你身為攝影師的 思維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