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課程導入
攝影器材的選擇,是學習攝影的第一步。不同類型的相機,會影響拍攝方式、影像品質、便攜性以及適合的題材。本課程將帶你認識主流相機的分類、特性與應用情境,讓你在未來能依據需求選擇最合適的相機。
二、相機的主要類型
1. 傳統類型
-
膠片相機 (Film Camera)
-
特點:使用底片記錄影像,需要暗房沖洗或送沖印店。
-
優勢:獨特的底片顆粒感、色彩氛圍自然、動態範圍寬。
-
限制:操作成本高、無法即時檢視成果。
-
應用:藝術攝影、紀實攝影、實驗性作品。
-
2. 數位相機 (Digital Camera)
目前主流的攝影工具,可依照結構與功能細分。
-
(1) 數位單眼相機 (DSLR)
-
特點:使用反光鏡與光學觀景窗,鏡頭可更換。
-
優勢:影像品質高、對焦速度快、專業鏡頭群完整。
-
限制:體積大、重量重。
-
應用:商業攝影、人像、婚禮、新聞攝影。
-
-
(2) 無反光鏡相機 (Mirrorless)
-
特點:取消反光鏡結構,使用電子觀景窗。
-
優勢:體積輕巧、即時預覽效果、支援高畫質錄影。
-
限制:續航力較弱(依靠電子螢幕)、部分鏡頭價格偏高。
-
應用:人像攝影、街拍、旅遊、短片拍攝。
-
-
(3) 消費型數位相機 (Compact / 卡片機)
-
特點:鏡頭不可更換,輕便小巧。
-
優勢:操作簡單、攜帶容易。
-
限制:感光元件小,低光源表現差。
-
應用:日常紀錄、輕旅行。
-
-
(4) 超級變焦相機 (Bridge Camera)
-
特點:介於卡片機與單眼之間,擁有大變焦鏡頭。
-
優勢:適合遠距離拍攝,不需更換鏡頭。
-
限制:畫質不如單眼或無反。
-
應用:野生動物、運動比賽、旅遊。
-
3. 特殊用途相機
-
運動攝影機 (Action Camera)
-
例如 GoPro,小巧、防水、防震,適合極限運動與戶外冒險。
-
-
即時成像相機 (Instant Camera)
-
例如 Instax 拍立得,拍完即可輸出實體照片,適合派對與紀念性場合。
-
-
中大畫幅相機 (Medium / Large Format)
-
感光元件或底片尺寸大,解析度極高,適合商業廣告、人像藝術、風景攝影。
-
-
手機相機 (Smartphone Camera)
-
攝影門檻最低、社交媒體最常用,演算法與多鏡頭模組讓影像表現快速進步。
-
三、選擇相機的考量因素
-
用途:日常紀錄、專業商業、旅行輕便。
-
預算:機身+鏡頭+配件的整體投入。
-
操作習慣:是否需要專業控制,還是偏好自動模式。
-
攜帶便利性:重量、大小與續航力。
四、課程練習
-
作業目標:請學員選擇一款相機類型,並撰寫簡短心得,說明:
-
為何選擇這種類型?
-
希望用它拍攝什麼主題?
-
預期能解決哪些拍攝上的需求?
-
五、課程總結
相機不只是工具,更是攝影思維的延伸。從膠片到數位,從專業單眼到智慧手機,每種相機都有獨特價值。理解不同類型相機的特性,能幫助攝影師做出符合自己風格與需求的選擇。